<dd id="kzaeg"><pre id="kzaeg"></pre></dd>
    <th id="kzaeg"></th>

    1. <span id="kzaeg"></span>

    2. "
      永定景區 永定土樓

      時間:2017/11/3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于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春節,胡錦濤視察永定土樓時指出:“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樓榮獲“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項基尼斯紀錄,2011年8月榮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獨特建筑

        永定土樓從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衛防御的堅固樓堡,土樓用土石夯筑,不用鋼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樓的大門是用十厘米厚的雜木制成,外釘鐵板,有的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形土樓一、二層不開窗戶,有雙層的外層開窗,除用于通風納光外,也便于狙擊入侵之敵。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了解敵情。土樓除防范外.還有防火、防震、防獸和通風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涼,是一種特獨的建筑。

        永定土樓的代表

        土樓公主——振福樓

        振福樓建于1913年,位于湖坑鎮下南溪,依山傍水,風景十分秀麗。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共有3個廳堂,96個房間。振福樓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圓樓,它按八卦布局設計,樓內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也是一座外土內洋、中西合壁的土樓,被稱為振成樓的“姐妹樓”。建樓者蘇振泰,貧苦出身。讀過幾年私塾,先學刨煙,后學賣煙,在廣東、上海等地經營煙絲生意發財,選擇了這片風水寶地,用幾萬大洋建起了振福樓。蘇振泰的子孫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專家、學者。

        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位于湖坑鎮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后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墻,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甕中抓活鱉。祖堂似一個舞臺,臺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臺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致的鑄鐵花格欄桿,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里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的內涵。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筑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筑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筑明珠”。

        土樓王——承啟樓

        承啟樓坐落在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這里有數十座大大小小、或圓或方的土樓,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土樓畫卷。承啟樓的樓名是今人江靜波教授補題,樓門聯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承啟樓從明代崇禎年間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三代人經過八十三年的努力奮斗,終于建成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墻時間均為晴天,直到下墻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啟樓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啟樓稱作“天助樓”。

        書香門第——衍香樓

        衍香樓。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圓形土樓。樓前小溪、流水,風景別致。內廳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廳左右側有廂房。廳內及樓外圍墻、左右小門等雕刻精巧,墻壁上 書畫精美,龍飛鳳舞。整體布局協調、統一、美觀而實用。

        最為奇特的是樓后有三棵二百余年的古松樹。曾于1979年至1981年連續三年于夏秋之交的傍晚,徐徐冒起煙霧,直上云霄,有上千人看到了這一奇異景觀。1993年5月7日傍晚又出現同樣奇觀。衍香樓歷代以詩書傳家,現居住在衍香樓里的有16戶近百人,其中教師25人,大中專生32人,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永定土樓是國家5A級景區,也被人們戲稱為“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永定土樓千姿百態,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種類繁多,大約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現存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4000多座,被稱為一座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土樓博物館。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一郎說:“土樓像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這“黑色飛碟”有青山懷抱,綠水環繞,田園烘托,既壯觀,又抒情,其詩情畫意和豪邁氣概,讓人留下許多遐思和無窮的想象空間。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土樓里,居住著幾十戶人家幾百號人,他們同祖同宗同血緣同家族,過著共門戶、共廳堂、共樓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像這種聚族同樓而居的生活模式,倒也熱鬧溫馨。

      13351.gif

      下一條信息:古田會議舊址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元翔(龍巖)冠豸山機場有限公司  |  閩ICP備06004154號  |  備案圖標.png  閩公網安備35020302001299號

      久久久久久曰本av免费免费
        <dd id="kzaeg"><pre id="kzaeg"></pre></dd>
        <th id="kzaeg"></th>

        1. <span id="kzaeg"></span>